截至今年8月,新余市硅片产能已突破2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片近500兆瓦,预计今年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

根据Frost Sullivan咨询公司在2010年初发布的全球太阳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光热发电(CSP)的装机容量为817MW,其中北美地区占了62.3%的市场份额。光伏发电技术一般是以多晶硅为一代技术,薄膜为二代技术,还有三代的聚光技术。

河北廊坊完善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

而且装机容量越小,成本越高。2010年8月20日,中国光热发电特权招标项目正式发标,此次内蒙古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装机容量是光伏首次特权招标项目——敦煌10MW光伏发电项目的5倍。而由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的公开统计数据可知,2009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是光热发电的16倍。这部分巨额投资的回收期又取决于国家能够提供多少补贴,而风电、光伏发电的特权招标项目屡屡爆出业内哗然的超低投标价,不由让人怀疑这个回收期会有多漫长?如果光热发电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实际扶持政策,那么这个市场会和目前风电、光伏发电市场一样,依然由国家队率领,但一个1000MW级光热电厂动辄数百亿看不到回收期的投资,即使是国家队也不会草率行动。光热发电到底是厚积待发还是又一次概念炒作?光热发电我们所说的太阳能发电其实包含了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技术。

主要技术分为槽式、塔式和碟式。剩下的澳大利亚、非洲和中国虽然也有着较好的日照强度,但目前为止都还未启动这个市场。据介绍,占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比重80%以上的晶体硅产品,其主要原材料90%以上产自国外。

贾锐认为,光伏产业属于技术主导型产业,以太阳能电池为例,每提高1%的转化率,就能降低5%的成本。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原料、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三头在外,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掣肘。近来,对太阳能光伏产业重蹈传统工业制造业发展道路覆辙的担忧日益增加。同时,我国多晶硅提炼技术长期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而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和自动测试分捡机等高端关键技术设备则都依赖进口。

而在原材料提炼技术和生产线核心关键设备制造等上游环节,则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出口三头在外的严峻现实。

河北廊坊完善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的诸多传统制造行业曾经或目前仍存在关键技术缺失,市场依赖出口,仅以底端微薄利润为生的现象,被认为是一种传统工业的产业链悲剧。我国目前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余家。业内人士指出,清洁高效,并能长期利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一位业内专家对此尖锐地形容,国内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厂家其实做的是产业链低端搬运工和组装工的体力活,都只是购买电池芯片进行简单的组件封装工作,而且在产品类型选择上存在跟风取向和产品品种单一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新兴能源的光伏产业,不能重蹈我国部分传统工业制造业低端生存的覆辙,应多方合力破除制约因素,抢占光伏产业全球布局的制高点。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贾锐分析指出,尽管太阳能光伏产业分属高科技行业,其技术和资金门槛实则很低,在行业利润仍然偏高的情况下,形成淘金热很正常。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不能重蹈低端制造业覆辙,而应在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回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据统计,2009年,我国多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能分别占据全球总产能的25%、65%、51%和61%。

低门槛下的淘金热,导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主要集中在组件生产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等产业链的中下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赵新华认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存在的技术缺乏、关键材料等依赖进口、产业资源浪费、企业良莠不齐等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廊坊完善机制推动为民办实事常态化

以产业激励机制培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当务之急。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是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另一个基本保证。

然而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仍存在隐忧。而杜绝无序竞争,避免重复建设则需制定产业标准,规范产业管理。目前我国研究光伏技术的人才严重短缺,创新不足,应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增强技术创新和储备。此外,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统计,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10强中,我国企业已占据4席试想,有哪一家太阳能热利用企业,能将送冰箱的促销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把竞争对手当成死敌,就会陷入自己给自己下套儿的死循环。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独有的这种促销模式,一方面培养了消费者对太阳能的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只有促销才消费的习惯。

现在,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促销战还在升级,花样越来越翻新,规模越来越大,赠品越来越多,赠品价值越来越高。这个调整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迟早要过去,或许经过一个不太长的时间便可以步入正轨。

正是这种过度营销,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二是有些行业为了清理换季产品而促销。

一是库存多了为了清仓而促销。当天天促销、大家都在促销的时候,促销就成了一种常态,就等于没有了促销。

我们不知道,他卖的太阳能价格是多少,成本是多少?但是这样的做法,就算太阳能卖的是最高价,恐怕也只能是赔本赚吆喝。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都有正反几个方面。正是这种过度营销,造成了目前这种太阳能热利用市场需求持续萎缩的恶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样的促销只能加剧市场的动荡,进一步抑制市场需求的喷发。

类似这样的促销案例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2010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持续低迷的状况几乎没有任何改观。

这种促销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过度营销。应该说,市场竞争存在着底线。

小企业抱怨说,大企业有实力,我们不搞促销不行。应该看到,现在的市场不景气只是暂时的,只是市场暂时放缓脚步进入了调整期。

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应该不急不躁,稳住阵脚,沉着应对,修炼内功,为下一次的市场高峰来临做好充分准备,而不应该竭泽而渔,一味地在那里搞什么促销。应该说,不管什么行业,不管什么企业,搞促销不外乎这么几种情况。你过度,我就不得不过度,大家都很累,都做了违心的事,甚至有时候是违法的事。这种破釜沉舟式的过度营销,实际上不亚于慢性自杀。

越过了这个底线,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由此看出,当前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持续疲软的根子究竟在哪里?除了外部经济大环境和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外,也与行业本身的恶性竞争脱离不了干系。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种过度营销,实际上也是对企业发展失去信心,对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前景产生动摇的表现。而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却并非如此,你搞完促销涨价了,但其他品牌也在搞促销,你涨价我可以买别人的,反正促销天天有,带来的结果是降低了消费冲动。

当然,这个调整期是最难熬的,但是难熬也得熬。碰到这样的促销,从消费者来说,除了乐享其成外,恐怕也在疑虑,出现这种局面,肯定是整个行业出了大问题。

文章发布:2025-04-05 15:05:54

本文链接: http://3cm8q.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chy/5135.html